财政支持有助于扩大教育机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6-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发布了第41期教育指标关注,主题为“大学生学费支出及获得的公共支持”,利用《2015教育概览》的数据对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简称各成员国)及伙伴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及政府为大学生提供的财政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各成员国高等教育支出在政府与私人经费来源之间的分担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都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设定了相关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如促进知识经济、扩大教育机会、促进完成率,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财政可持续性等。但是,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且支出在政府、学生和家庭及私人实体(如私人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之间的分担方式也非常不同。

    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私人经费来源平均占总支出的30%,而在智利、日本、韩国、美国和经合组织伙伴国哥伦比亚,这一比例超过了50%。

    在大多数国家,家庭支出通常是高等教育私人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那些高收费的国家通常也是其他私人实体(如私人企业和非盈利机构)对高等教育筹资贡献更多的国家。因此,私人实体(而不是家庭)分担了更多高等教育支出。在6个大学学费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国家,如在澳大利亚、以色列和美国,私人实体分担比例达到15%以上,而在加拿大、韩国和英国,分担比例超过20%。

    各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平均收费差异很大。各成员国对本国本科生或同等学历学生收取的平均学费存在很大差异。在4个有可得数据的北欧国家(芬兰、丹麦、挪威和瑞典)及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土耳其,公立大学对本国全日制学生不收取学费,但是在这些国家,个人通常面临较高的收入税税率;而在其他有数据的国家,公立大学学费高于2000美元(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国家不到一半。

    在所有成员国中,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的人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收入也更高,但公立大学对本国硕士或同等学位学生收费却并不比本科生高。有2/3的成员国公立大学对本国全日制学生(硕士和本科)收取统一学费,其余国家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收费存在差异。如韩国和美国,公立大学硕士生学费比本科生高30%,澳大利亚高出60%,比利时(法语社区)和哥伦比亚则高达3倍。

    各成员国的国际学生学费持续上涨。各成员国都试图在使学费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与为本国高等教育寻求充足经费之间寻求平衡。一些高补贴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丹麦和瑞典),最近几年开始对国际学生收取更高的学费。而在一些高收费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新西兰和美国,则根据课程成本及专业的投资回报对国际学生收取不同的学费。澳大利亚对国际学生的收费从社会学科、商科和法律的10231美元到教育专业的3876美元不等。不过澳大利亚也通过降低技能短缺领域国际学生收费来吸引更多生源。

    各成员国的大学学费结构和学生支持体系差异显著。在累进税收制度(progressive tax regimes)的国家,如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高等教育学费很低或不收费,但是个人面临较高的收入税税率。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学费可能更高,但这些国家的学生能够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日本和韩国在改革之前学费很高,学生获得公共补贴的机会很小;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学费很低或不收费,但学生获得政府财政资助的机会也有限。

    设计良好的学生财政支持体系对于确保高等教育公平、扩大教育机会非常关键。收取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学费,同时配套让学生受益的综合财政支持体系,应该是各国扩大高等教育机会、有效利用有限的公共经费、认可学生的私人回报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有设计良好的财政资助体系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尽管学费稍高,但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却高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另外一些不收费的国家也有较高的入学率,主要因为这些国家高度完善的学生财政支持体系涵盖了学生的生活支出,如芬兰和挪威,超过一半学生受益于政府助学金、公共贷款或两者结合。相反,那些学费低但学生资助体系不完善的国家,如奥地利和意大利,大学入学率却更低。

    政府提供学生资助非常关键。一个健全的学生财政支持体系不足以保障学生的利益,援助的类型也非常关键。与收入挂钩的还款体系(income-contingent loan repayments)和配合经济调查的助学金(means-tested grants)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机会与公平,而且能够保证结果公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是很好的范例,这两个国家结合两种学生支持模式降低了高学费带来的影响,同时鼓励处境不利学生上大学,也减少了贷款债务的风险。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